地基主為宅地之先住者,或是執有者,俗稱「開業基祖」,因為眾多,且每一宅地基主不同,所以無特定的神號。由于祂的宅地被別人占有,或淪落于別人居住,不加以祭祀便會成為無嗣孤魂,難免有不平或怨氣之故,因此,居住在此宅地人家,不得不隨民俗祀拜,以免惹禍,或有不吉利的事發生。此外,希望地基主能保佑合家平安、事事順利。所以,每于農歷初二、十六拜土地公時,另行祀拜「地基主」,以保平安。 拜「地基主」的習俗或方式,各地稍有不同,可按當地民俗祀拜。不過,其大致儀式,是在居住宅地的廚房向客廳大門祭拜,或是由大門向內祭拜,擺設一個小桌子或矮茶幾,置放兩碗飯,兩雙筷子和一對湯匙,葷素菜不拘幾碗,菜最好是溫熱的,但須是未曾食用過的菜肴,然后放三杯酒、二支紅蠟燭,準備金紙:刈金(四方金)、更衣、九銀(白銀) ,或單以刈金(四方金)祭拜亦可。時間以下午午時后至太陽下山前,若是空地無建物遮蔽,則在下午三點后祭拜。 此外,在搬家、入宅、動工、安神位及年節(正月初一、正月十
五、清明、端午、七月十五、重陽、十月十五、冬至)都要祭拜地基主。但搬家、入宅、動工、安神位祭拜地基主的時間,最好請命理老師擇定良日吉時。
|